首页 >>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工程投标保函
   预付款保函
   履约保函
   农民工工资保函
   质量维修保函
   业主支付保函
新闻中心
《中国建设报》践行新理念 激发新活力 探索南通建筑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南通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是全国著名的“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文博之乡”。其中,建筑业是南通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和优势产业,具有突出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近70年的风雨历程,南通建筑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巩固提高、转制跨越3个阶段,逐步形成了科研设计、建筑安装、装饰装璜、构配件、建筑机械制造、培训教育等门类齐全及专业配套的产业格局。经济总量、施工生产能力、工程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江苏省领先地位,居全国地市级前列,建筑队伍被社会各界誉为“南通建筑铁军”。目前,全市共有建筑企业2150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1家、一级资质企业215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万,年产值突破7600亿元,8家企业入围中国500强,4家企业入围ENR最大国际承包商250强。建筑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每年上缴的税收占全市地税收入的18%以上。南通建筑企业每年创国优、省优工程超200项,累计斩获鲁班奖100项,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顺应结构调整“新常态” 推动建筑业“三大转变”
一是业务领域由以房建为主向多元化发展转变。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对以房建为主的南通建筑业带来深刻影响,多元化发展已势在必行。为了抢抓机遇、突破瓶颈,在南通市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机遇期,南通建筑企业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合作恳谈会。鼓励和引导本地设计、监理、建筑企业与“中字头”、“国字号”企业对接联姻,以联合体的形式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项目施工实践中锻炼提高队伍,拓展市场新空间。中南集团、通州建总、南通二建分别与上海隧道、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组成联合体参与南通市轨道交通土建施工。同时,推动中小企业尽快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努力开拓“一业为主、多元并举、主业创名、三市创利”的经营格局。从房屋建筑一枝独秀,到市政、公用、铁路、港口等多领域开拓,如今的南通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新局面。
二是承包方式由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在保持建筑主业优势的同时,南通建筑业积极探索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加快构建以工程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承包商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大型工程公司。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开展银企合作,提升融资能力、投资能力和管理能力,采取BOT(建设-经营-转让)、EPC(工程总承包)、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建设方式,以融投资带动总承包,承揽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由建筑施工向综合运营一体化方向发展。建筑企业的盈利点将向上、下游延伸和扩充,由单一的建设施工盈利扩展为投融资、设计、采购、运营等全链条盈利。
三是市场开拓由以国内为主向国内外并重转变。全球化巨大的建筑市场为建筑企业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更强的动力和更大的空间。南通市充分发挥对外经营签约权企业作用,引导企业逐步由劳务输出为主向工程总承包过渡。切实加强金融支持建筑业“走出去”合作对接,新增涉外保函授信额超200亿元人民币。“一带一路”全市建筑企业在手项目48个,主要分布在10个国家,施工人数约6000人,尤其是去年江苏顺通、南通二建、龙信集团进入以色列国家,预计全年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5亿美元以上。目前,南通施工队伍已在非洲、中东和亚洲的40个国家和地区,承接了一大批我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和关系东道国民生大计的工程项目。承建过程中,始终坚持精品工程理念,让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渗透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成功塑造了信守承诺、严格履约、追求卓越、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中国企业良好形象,加快了建筑企业的国际化转型进程。
紧扣创新发展“牛鼻子” 实现建筑业“智勇双全”
一是积极培育产业技术高地。 当前,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建筑业已经进入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BIM、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名词纷至沓来。南通市建筑业紧紧牵住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以住宅产业现代化为重点,将建筑产业现代化向纵深领域推进,抢占技术创新竞争高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从用地保障、财税金融、税费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土地供应中,将装配式建造、绿色建筑等指标纳入地块规划设计要点及土地出让特别规定。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规模化建筑产业链,实现建筑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加强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广运用,出台了《南通市BIM技术应用文件》,对市区范围内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施工的项目给予一定的专项补贴,引导设计单位开展装配式建筑适宜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二是全力打造智慧建筑高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智慧建筑”的发展迎来了绝佳的机遇。2014年,南通市成立智慧建筑产业研究院,把设计数字化、建材功能化和构件预制化、施工装配自动化、机电设备智慧化和管理信息化5个环节作为产业创新方向,开展创新要素的聚集和产业化。同时,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智慧建筑产业构建了智慧建筑技术公共平台、智慧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慧建筑(城市)国际创业大赛、智慧建筑创投基金和智慧建筑示范工程“五位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开展相关国际化合作,吸引80余家省内外智慧建筑产业上下游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要素的集聚,祥联智能等26个获奖项目在南通落地发展,共同推进南通建筑业转型升级。
三是努力构建人才聚集高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强大引擎。近年来南通市大力实施建筑业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培养500名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一、二级建造师和中、高级职称等专业人才比重也不断提高。同时积极推动骨干企业与各级院校联合办学,每年定向委托培养建筑产业化工人不少于1000人。南通市高等研究院还吸引三个院士团队、十余名“千人计划”和“双创人才”等高端人才落地南通进行建筑产业相关的科研及成果转化。此外,南通市建筑企业积极探索股权合理进退流转机制以及分配制度,健全统分结合、协调高效、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激发建筑企业的内生动力。
打造产业转型“助推器” 助力建筑业“换挡升级”
一是政策上最大限度扶持。南通市将建筑业列入全市“3+3+N”产业规划,充分整合生态建设、工业发展、外经贸发展、科技发展、人才发展等专项资金扶持建筑业转型发展,形成调结构、促转型的组合拳效应。定期组织政府、金融部门、建筑企业三方会议,推动银企合作。南通市建筑企业在市内外承接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占主体)项目,凡符合信贷政策和贷款条件的,企业可凭工程施工合同和施工许可证向南通市的开户银行申请贷款。各金融机构对本市建筑企业在授信额度、投标保函、质押融资、利率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对PPP等工程项目,可通过封闭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证、保函等多种形式满足企业项目资金的融资需求,积极探索企业应收账款作为质押担保。对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推行银行保函制度,建筑企业可以银行保函方式缴纳。
二是审批上最大限度精简。深化“3550”改革,开展精细化审批流程梳理再造。变按部就班为并行审查,构建了立项审批与规划方案审查同步、多专业施工图审查同步、施工准备与施工许可审查同步及竣工验收同步的全流程并联预审服务机制。变分散审批为联合审批,多评合一。整合项目前期涉及的环评、能评、稳评等事项评估办理流程,将串联模式调整为并联模式,实行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评审、同步审批、统一反馈、控制周期。组建施工图联合审查中心,在施工图设计审查、抗震设计审查、防雷设计审核合并的基础上,进一步归并消防设计审查,实行统一接收、集中办理、分工负责、并联审查、一次告知、整体反馈的联合审图机制,减少重复申报的报审材料,积极稳妥推进电子化审图。经过不断探索,南通市已实现了项目建设审批部门、窗口、环节、时限、材料进一步压缩,项目建设审批50个工作日内完成,目前南通市最短6.5个工作日,部分县(市)区30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全部审批流程。
三是管理上最大限度规范。依托我市建筑业优势,结合建筑市场特点,南通市在加强有形市场建设与管理、配套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交易主体行为的引导与规范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与处理等方面大胆探索、推行改革。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稳步推进,电子招投标实现全覆盖,结合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构建阳光防范体系,成功打造“阳光+招标”品牌。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全面落实招标人的主体管理责任,优化评标、定标办法,规范招投标各方交易主体行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建筑市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进一步加强企业诚信文明建设,建立制度规范和评价体系,完善企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依托“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将质量安全、扬尘治理与企业评先评优、信用分值相结合,实现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两场”联动,努力打造南通建筑诚信形象。

南通市城乡建设局
2018年10月19日《中国建设报》08版
版权所有:江苏竣邦工程担保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开发区高科七路5号1号楼103室        电话:18110370975      邮箱:jbdanbao@163.com      苏ICP备2020053268号-1
江苏竣邦工程担保有限公司      电话:18110370975